特朗普突然要求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,中国外交部直接回应“不合理也不现实”!
一边是手握3700多枚核弹头的美国,一边是核武库仅为其零头的中国,这场谈判邀约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心思?
大家想想,当核弹头数量差距超过6倍时,要求中国同步削减核武器,这真的公平吗?
2025年8月25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高调宣布,美俄正在秘密讨论削减核武库。
两天后的8月27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给出明确答复。
他首先指出,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必须承担特殊优先责任。
接着用数据说话: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,两国核政策与安全环境也完全不同。
“要求中方加入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”,这句话被中外媒体反复转载。
郭嘉昆重申了中国持续60年的核政策—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,坚持自卫防御战略。
他强调中国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最低水平,从未参与任何军备竞赛。
这场交锋早有伏笔。
8月15日,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联合基地密谈,核裁军正是核心议题。
会后特朗普放风称“俄罗斯同意削减”,随即话锋转向中国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时距美俄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到期仅剩18个月,该条约将于2026年2月5日失效。
核弹头数量成为争论焦点。
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,美国现役核弹头约3748枚,俄罗斯约4380枚。
而中国核弹头数量,按该机构2023年数据仅约410枚,最新评估也仅600枚左右。
这意味着中国核武库规模不足美俄任何一方的七分之一。
五角大楼2024年报告却渲染“中国核扩张”,预测其核弹头2030年将突破1000枚。
这份报告成为特朗普推动中国入局的关键依据。
但即便按美方预测,中国核力量规模仍不及美俄现水平的四分之一。
技术层面的差距同样明显。
中国近年虽升级“三位一体”核力量:东风-41导弹实现公路机动,094核潜艇携巨浪-3导弹战备值班,轰-6N具备空射弹道导弹能力。
但这些进步本质上是为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,确保最低限度的核反击能力。
政策鸿沟更是难以跨越。
中国自1964年首颗原子弹试爆就宣布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”,至今仍是唯一作出此承诺的核国家。
而美国不仅拒绝放弃首先使用权,2023年核支出反而逆势增长17.8%,未来三十年更计划投入1.7万亿美元升级核武库。
特朗普的提议引发连锁反应。
俄罗斯卫星通讯社、路透社、CBS等国际媒体密集报道中方立场。
韩国总统尹锡悦同期访美讨论朝核问题,特朗普却将话题转向中国,被解读为“借核议题安抚盟友”。
普京虽在阿拉斯加会谈中展现兴趣,但明言任何新条约需“考虑当前形势”。
中国国防部此前驳斥五角大楼对中国核政策的质疑,斥责其“蓄意误导国际社会”。
这种模糊与透明的平衡,恰是中国核威慑的艺术。
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提议反应分裂。
共和党强硬派主张继续增加军费,这与特朗普所谓“三国共同削减军费”的倡议自相矛盾。
更讽刺的是,他一边呼吁全球无核化,一边要求北约国家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%。
瑞典研究机构报告揭示更严峻的现实:全球约2100枚核弹头处于高度战备状态,几分钟内就能发射。
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美俄两国。
这解释了中方坚持“美俄先裁军”的立场——当两个核大国手握90%的核武器时,第三国加入裁军谈判确实缺乏实质意义。
南京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